創作者學苑創作者學苑
  • 首頁
  • 線上課程
  • 創作者知識庫
  • 網站維運服務
  • 讓網站 Google 廣告帳戶多一份保障
  • 登入
  • 登入字媒體夥伴系統

內容編輯

  • 首頁
  • 知識庫
  • 內容編輯
  • 四個觀念釐清專利佈局迷思
四個觀念釐清專利佈局迷思

四個觀念釐清專利佈局迷思

  • 作者 智由博集
  • 分類 內容編輯, 智慧財產權
  • Date 2019-05-06
  • 留言數 0 則留言

在與發明人討論他研發創新的「成果」時,發明人通常會希望這個「成果」未來能受「專利權」保護,所以在提案討論時,思維通常已經先落入「一個成果等於一個專利權」的侷促思考中。

以下以「產品研發」為舉例,分享幾個重要的觀念給發明人:

觀念一: 發明專利、新型專利之專利權所保護的並非全然是「成果」

精準來說,「專利權」是保護如何達成那個「成果」的「技術手段」。這意味著任何都可以朝向相同的「成果」去研發,但使用的「技術手段」則未必全然相同。

舉例而言,我希望研發一個「保溫杯」,具體希望可以達到的效果是放在裡面的水,可以在12小時內維持原來的溫度,即便稍有降溫,也可能是在2度以內。於是我提出一種利用真空隔絕溫度流失的杯體結構設計,在確認之前並無相同結構設計已被公開的情況下,我將這個結構設計提出專利申請,並獲得專利權。這代表:

1.達到12小時保溫的效果,是一種「成果」,或者說是一種「結果」/「目的」,但這並非專利權保護的標的;

2.「利用真空隔絕溫度流失」(原理應用)的「杯體結構設計」(這才是技術手段);

3.承上,在提出專利申請時,上述的細節依專利法的規定需要清楚描述,必要時需搭配圖示說明,更重要的是,必須要具體且明確的將「技術手段」列示於專利說明書中的「專利範圍」,這即是未來取得專利權後,界定專利權保護範圍的重要依據;就例如是一塊土地的地契,上面記載著地界、座落位置、範圍。

4.再承上,張三同樣依著達成相同「成果」做產品開發,只要他所利用的「技術手段」有別我提出的「技術手段」:

(1)從申請專利的基礎而言
只要符合/或不違背專利權核准要件(產業利用性、新穎性、進步性),那麼,他也可以用他的「技術手段」取得另一項專利權,亦即,即便同是研發「保溫杯」,只要「技術手段」不相同,都可以各自獨立形成另一個「專利權」。

(2)從產品製造的基礎而言
只要張三所應用的「技術手段」,並未全部利用我專利權的「專利範圍」中所列示的「全部之技術手段」(不符合「專利侵害鑑定理論」的全要件原則),則張三所製造的產品,即不會侵害我的專利權。

 

觀念二: 外觀設計型態的「成果」,有機會是專利權保護的「標的」

「設計專利」主要保護的以「視覺所見」的創作結果,也就是「外觀」,包含花紋、形狀、顏色或其組合,所以,只要創作結果符合或不違反「產業利用性、新穎性、及創作性」,即有機會取得「設計專利」之專利權;例如,一個檯燈的外觀設計、布材表面的花紋設計、APP的ICON。

 

觀念三: 一個產品可能包含多項專利權

舉Smart Phone的例子最為清楚,一支Smart Phone由眾多的電子、機構、光學等零組件組成,通常這些零組件是依需求被各別開發的,這也是為什麼一支相同型號的Smart Phone,會推出數種相異的規格,主要是依需求、或例如產品定位去進行商品化。例如:

1.Smart Phone的面板,可能因其材料不同(例如抗磨、耐刮、角度設計),就會有不同的技術應用在裡面,而因應這些「技術手段」研發之初,如果符合/或不違背專利權核准要件(產業利用性、新穎性、進步性),那麼即有可能有多項專利權在這片面板上。

2.又例Smart Phone的光學鏡頭,可能因其像素、影像對焦、光線擷取的需求,而有不同的技術手段應用在其中,同上道理,亦有可能有很多項專利權在這個光學鏡頭上。

3.其他例如儲電技術(電磁)、通訊技術(天線、傳輸規格)、甚至是安全機制(鎖定、解鎖)、定位(GPS)等等,都有諸多的專利權(技術手段)被應用在其中。

4.另,Smart Phone的外觀設計,也可以取得專利權哦。

 

觀念四: 有關「研發創新」的「專利佈局」

以新創(Startup)、甚或是中小企業規模的階段,要談「專利佈局」都可能頗有重擔,但觀念卻可以提前建立。談佈局,就絕非是用三、五件專利可以達成的,它是一個計畫性的過程,而更重要的是發明人(或申請人)本身必須有正確清楚的觀念,並輔以適當的成本規劃,才有機會往「佈局」的方向走,否則,建議可採先期的「基礎保護」進行,例如搭配「國際優先權」的應用,在先期還是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保護效果。

申請專利時,併案申請、或拆案申請,都有其考量及必要性,耐心的聽聽你的專利顧問怎麼說,再做一個最適合你的決定。

 

責任編輯: Leona

 

文章來源:智由博集

  • 分享:
智由博集
專注於挖掘科技法律的人與事,期望以白話的描述取代生硬的法條式陳述,輕鬆看待智慧財產權與法律產業的時事與動態。

上一篇文章

Google的策略趨向重點心得整理
2019-05-06

下一篇

關於AMP與PWA
2019-05-06

你可能也會喜歡

1560409637-2ed5fc3d36afff6e5b21c8caa43c4130
貝克大叔教你手機微電影:給初學者的『初階影音自媒體懶人包』
13 六月, 2019
1560416534-cf9b5d58a2a9b97dd067b727b48b3dcd
Copycat! Copy My Cat! 「抄襲」在著作權法中到底是怎麼規定的? Part 2
7 六月, 2019
1560416534-cf9b5d58a2a9b97dd067b727b48b3dcd
Copycat! Copy My Cat! 「抄襲」在著作權法中到底是怎麼規定的? Part 1
7 六月, 2019

留言 取消回覆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搜尋

創作者知識庫

  • Teachable教學
  • WordPress 教學
    • 佈景主題
    • 側邊欄.小工具
    • 外掛&插件
    • 文章編輯
    • 社群功能
    • 頁首.選單.導覽列
  • 內容編輯
    • 智慧財產權
  • 創作者學苑課程
    • FB直播
  • 名家專欄
  • 新聞訊息
  • 社群經營
  • 網站經營
    • Gandi 網域操作教學
    • Google Analytics
    • Google Search Console
    • Google Tag Manager
  • 網站集客
    • Google Adsense
    • SEO

創作者學苑 Creator Acdamy 隸屬於 富盈數據 Breaktime Inc. 本網站使用 WordPress 架設

  • 隱私權政策
  • 學苑條款
  • 網站地圖
  • 聯絡我們

Login with your site account

忘記密碼了嗎?